
走访摸排现场
岳塘融媒6月5日讯(通讯员:许惠)几个月前,罗大姐正在为年龄大、没“门路”找工作而发愁。如今,在社保协理员的精准对接和驿站服务的助力下,成功入职辖区企业食堂,成为一名“上班族”,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自信笑容。据悉,新农村社保协理员许惠通过板塘街道“零工驿站”发布的一条招聘信息,精准为50岁村民罗石清进行了岗位推荐。
“以前觉得过了50岁,工厂企业都不要了,只能在家闲着或者打点零工,心里特别没底。”回想起之前的求职困境,罗大姐大姐感慨万千。像罗大姐这样有劳动能力、有就业意愿,却因年龄、技能或信息不对称而“赋闲”在家的中老年妇女,在新农村并非个例。如何有效盘活这部分劳动力资源,让“想干事”的村民“有活干”?新农村将目光投向了“零工驿站”。社保协理员和村干部们,主动下沉网格,挨家挨户走访摸排。重点聚焦40-55岁、特别是50岁左右的妇女群体,详细记录其个人技能、工作经验、就业意向、家庭照料负担、通勤距离限制等核心信息,形成动态更新的“一人一档”就业需求数据库。罗大姐“吃苦耐劳、有食堂帮厨经验、希望离家近、工作时间相对灵活”的需求,就被清晰地记录在案。在走访摸排中新农村工作人员会特别留意那些对年龄包容性强、技术门槛适中、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岗位,如保洁、后勤、食堂帮厨、手工编织、社区服务等,然后根据“零工驿站”发布的求职信息对辖区内求职者进行精准匹配推荐。罗大姐的成功就业,对村民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。社保协理员依托求职驿站提供的专业化、精准化服务,有效破除了部分大龄村民“求职无门”的困境,增强了村民们的就业信心。
新农村把岗位送到村民“家门口”,把服务做到村民“心坎上”,对缓解家庭压力、提升村民幸福感、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。下一步,新农村将用“协”力与用心,书写“就业服务零距离,乡村振兴有奔头”的生动篇章。
责编:朱维
来源:岳塘新闻网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